2009年4月29日 星期三

大葉楠的木蝨蟲癭



今年一月中旬在中正山看到大葉楠的葉子上長了很多的蟲癭,有些已經羽化飛出,有些尚在成長中,經剖開可見木蝨的幼蟲,有些已羽化成蟲,惟尚未飛出。
前些日子再上山察看,大部分蟲癭已乾瘪廢棄,只有少數尚在成長中,再剖開發現不是木蝨,而是寄生蜂,它的幼蟲與木蝨相差甚遠,羽化尚未飛出的成蟲很明顯是膜翅目的昆蟲,而癭內的木蝨已不見了。
大葉楠葉片上長滿木蝨的蟲癭




大葉楠木蝨幼蟲





大葉楠木蝨已羽化成蟲,尚未飛出






大葉楠蟲癭內的寄生蜂幼蟲
大葉楠蟲癭內已羽化的寄生蜂

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

雙花龍葵蟲癭



前天到宜蘭林美步道,發現步道二側有不少雙花龍葵,那紅通通的果實真好看,不過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植株上及葉子上長了很多蟲癭,這些蟲癭的外觀是毛球狀的,經剖開,每個球狀蟲癭內都有一隻雙翅目癭蚋科昆蟲的幼蟲,黃黃的不斷儒動。

2009年4月17日 星期五

大葉溲疏蟲癭

昨天在新竹尖石鄉的山上看到一株大葉溲疏,葉子長得怪怪的,仔細查看,發現是蟲癭,剖開一個看看,發現裡面有五隻蟲子,因幼蟲太小,無法辨識是什麽昆蟲,但一個蟲癭裡有數隻相同的昆蟲住在一起,還是第一次看到。

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

朴樹蟲癭

昨天在金山鄉獅頭山公園看見一棵台灣朴樹,植株還很小,株高約170cm,葉子上却長滿了蟲癭, 這種釘子狀的蟲癭是雙翅目癭蚋科昆蟲的傑作,每根釘子裡面住著癭蚋的幼蟲,等到幼蟲化蛹後,蛹的尾部有如鋸子,會將釘子鋸一個洞,羽化後成蟲飛出,那根釘子就脫落。









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

紅冠水雞--亞成鳥



昨天在植物園閒逛時,碰到一隻紅冠水雞--亞成鳥,在花圃中覓食,我一接近,牠視若無睹,根本不怕人,我對牠拍照,牠也擺個姿勢讓你拍個夠。你看,可愛吧。

嚙蟲與絨蟎

前天到李棟山登山及拍生態照片,拍了不少動、植物照片,其中拍到一群嚙蟲聚在一起,大部分是若蟲,成蟲只有少數幾隻而已。另也拍到絨蟎在植物的枝或葉面上活動。
嚙蟲為嚙蟲目成員,生活史為漸進變態,台灣目前已知有五十八種,本種的頭部大,觸角細長,若蟲體長約3-5mm,成蟲具翅膀,體長約8-10mm,常會數十隻至數百隻群聚活動,以藻類或菌類為食,若遇到騷擾會個自分散,一段時間後又會聚集在一起。



絨蟎為蛛形綱中的蜱蟎亞綱,外形近似蜘蛛,有8隻脚,成蟎體長 2-4 mm,紅褐色,長橢圓形,全身覆蓋絨毛,頭、胸、腹癒合不分節。各足5-6節,末端有2爪,爪間有爪墊。 若蟎橘紅色,跗節細長,卵形,外觀近似成蟎。常見寄主於昆蟲軀體,有些種類群聚寄生。









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

母子情深--柴山猴子

上星期五回高雄掃墓,順便到柴山走走,在登山步道上有許多猴子,這些猴子與前二年比較並未減少,但已不像前二年會搶食遊客食物,而是在步道二側森林內覓食,這顯然是登山客不餵食猴子的成果,也是柴山義工們辛苦勸導的成果。那天登柴山返回的途中,看到一隻母猴帶著小猴在步道上玩耍,且不斷的抓跳蚤,一付滿足、幸福的樣子,真是母子情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