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6月30日 星期二

廣翅蠟蟬(Ricaniidae)

日前在烏來山上看多種廣翅蠟蟬,廣翅蠟蟬故名思意為翅膀很寬大,它的若蟲更可愛,有些像背上插著一朵花。



黑星廣翅蠟蟬(Pochazia pipera)的一種外緣區斑點較少且不明顯。


黑星廣翅蠟蟬的一種,上翅散生許多黑色小斑點。



眼紋廣翅蠟蟬(Euricania ocellus),翅膀特別寬大。



眼紋廣翅蠟蟬,翅膀上有像眼睛般的紋路。





條紋廣翅蠟蟬(Ricania simulans),翅膀黑褐色,有白條狀斑紋 。







條紋廣翅蠟蟬,翅膀特別寬大 。

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

綠瓢蠟蟬(Tonga westwoodi )

早上在大屯山上休息時,有一隻綠瓢蠟蟲跳到我身上,立刻拍照,後來又發牠的若蟲,實在很可愛。
綠瓢蠟蟬(Tonga westwoodi ): 體長約 14 -15 mm,體色綠色,頭部尖細上翹,停棲時翅型呈弧線,兩端尖狹,外觀像豆莢,常停棲於樹幹或 葉下,保護色良好,遇到騷擾會以彈跳的方式飛離,普遍分布於全島,數量多見。














跳到我衣服上的綠瓢蠟蟬。


綠瓢蠟蟬(Tonga westwoodi )的若蟲為灰褐色,腹端常有尾絲,樣子像筆毛。


綠瓢蠟蟬的若蟲有很好的保護色,也會彈跳,以吸食植物莖葉的汁液為食。

2009年6月22日 星期一

淡小紋青斑蝶(Tirumala limniace)

近期內陽明山國家公園及台北縣政府相繼舉蝴蝶季,有部份愛蝶人士自己養了一些蝴蝶的幼蟲,有些已結蛹,拿到現展出,非常熱鬧。我經常到野外踏青,也看到不蝴蝶及其他昆蟲。但要從卵、幼蟲、蛹到成蟲,並不一次就有機會看的,必須有耐心經常的造訪,才可能看到、拍到。我近期拍到淡小紋青斑蝶、黃裳鳳蝶等,在確定幼蟲在那棵食草取食。至少三〜五天要去造訪一次,否則不保證可以拍到完整過程。














淡小紋青斑蝶(Tirumala limniace)停憩中。














停憩中的淡小紋青斑蝶。















淡小紋青斑蝶的卵。















淡小紋青斑蝶的幼蟲。















取食中的淡小紋青斑蝶幼蟲。















淡小紋青斑蝶的蛹。

2009年6月21日 星期日

九丁榕(Ficus nervosa)蟲癭

去年拍到九丁榕蚌殼狀的蟲癭,剖開均找不到是什麽昆蟲造的癭,所有造癭昆蟲都已羽化而出,前天在新店和美山又看九丁榕的蟲癭了,很幸運的它還沒有羽化,終於看到牠的真面目了,原來牠是同翅目的木蝨。




















九丁榕葉片上蚌殼狀的蟲癭。














九丁榕蟲癭的特寫。















九丁榕蚌殼狀蟲癭內的木蝨羽化後留下的蛹殼及打開的蟲癭。















打開蚌殼狀的蟲癭,內有一雙木蝨的幼蟲。















造癭木蝨的幼蟲與所造的癭。














九丁榕木蝨的幼蟲特寫。

蛇吞蟾蜍

前些日子晚上在台北植物散步運動,發現路邊的草叢中有一條不知名的蛇在吞食青蛙,走近細看,這隻蛇有一邊眼睛凸出,應該瞎了,且吞的是一隻大蟾蜍,它費了一個多小時才把蟾蜍吞下,不知吞下後會不會中毒死亡。



我是獨眼蛇,平常覓食不易,已餓很久了,今天終於逮捕一隻蛙,可以飽餐一頓了。


不錯,很好吃的樣子。



我要開始吃晚餐了。



太大了,很難吞下。

翻個身試試看。


還是很大,很難下嚥。









用力吞,翻身平躺好像好吞一點。









吞下三分二了,繼續努力。










剩下二隻脚了,再用力吞。











剩下一點點,可以把身體翻回來了。







終於飽餐一頓了,好滿足。













吃飽了,我要回家休息了,再見。

2009年6月20日 星期六

黃小鷺(Yellow Bittern )覓食。

今天在早上到植物園荷花池拍攝荷花,今年的荷花長得非常茂盛,花非常大且美觀,在拍攝時發現有白頭翁停在蓮蓬上,也發現水池內有一隻黃小鷺在覓食,非常有趣。

黃小鷺(Yellow Bittern ) 鷺科,體型屬於小型鷺科鳥類,體長約38公分。全身為黃褐色澤,頸下羽毛較淡並有數條褐色縱紋,初級及次級飛羽有顯著之黑色翼帶,而雄鳥有黑色頭冠。

黃小鷺生性喜隱密,常單獨出現。有佇立不動之擬態行為。不過牠們的警覺性十分敏銳,對隱密自己的技巧是很高明的,因此一般人都不容易看到牠們的真面目。


今年的荷花(Nelumbo nucifera Gaertn )長得很茂盛,花大且美。


荷花特寫



荷花特寫之一




停在荷花池蓮蓬頭上的白頭翁(Pycnonotus sinensis)。




在荷花池內覓食的黃小鷺。
伸長脖子不動,是覓食或擬態?





黃小鷺覓食中。








覓食中的黃小鷺。

2009年6月19日 星期五

猢猻木(Adansonia digitata Linn)開花了

昨日在芝山岩的公園內看到七、八棵猢猻木,植株都很高大,其中一棵正盛花中,且部份枝條下垂離地約二公尺,它的花型很大又很美,拍攝容易。

猢猻木(Adansonia digitata Linn)屬於木棉科,與木棉、美人樹同宗。 又名:猴麵包樹、酸瓠樹。為落葉喬木,主幹基部膨大,分枝多。掌狀葉集生枝端,全緣。單花腋生下垂,花瓣外翻,白色,雄蕊筒白色,花絲極多。果木質,長橢圓形,下垂,被褐色星狀毛,不開裂。

猢猻木是很奇特的樹,原生於非洲,分布於赤道上各國,可能是世界上最巨大的樹之一。高度可逾22公尺,樹幹直徑可達20公尺,其木質部,輕軟,內含許多空腔,可貯存大量的水分,最高可達數萬公升,常成為非洲乾旱地區旅人救命之水,它的嫩葉可當蔬菜食用或當飼料,樹皮之纖維可製繩、布、魚網等,是非洲乾燥地區人民生活上不可或缺的樹木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在芝山岩公園的猢猻木植株。













猢猻木開花情形及花苞。



















猢猻木開花特寫




















猢猻木的花特寫
猢猻木的果實。

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

山龍眼(Helicia formosana Hemsl)的菌癭花

昨天到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魚路古道,看到很多山龍眼正盛花中,繁花滿樹,非常壯觀。仔細看它的花,長了很多植物癭,再剖開一看是菌類造成的菌癭,非常特殊。














繁花滿樹的山龍眼 (Helicia formosana Hemsl)














山龍眼的花序





長了菌癭的花序



山龍眼菌癭的形狀





山龍眼花的菌癭裂開的形狀



山龍眼花菌癭裂開形狀







山龍眼花序上長滿菌癭



菌癭裂開的情形










菌癭剖開所見的白色菌類